快捷导航

微粒贷槽点纷纷,微信借钱到底行不行

[复制链接]
查看: 2866|回复: 5
time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18-10-15 08:41: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银行上班的跟你们说,像支付宝这一类借款平台利息并不低,因为他算的是日利息,所以借的时候要算一算一个月要还多少,承不承受得起,还有一些利息听起来很便宜的贷款,其实本质是分期还款(每个月还一部分本金和产生利息),实际利率算下来大概要乘以二,还有最常见的信用卡分期付款,其实很划不来,利息大概在一分二甚至更高,如果一下子还不起信用卡又怕影响征信的人可以考虑下,还的起的还是不推荐分期的。
  日前,有微博用户爆料自己只是打开了微信里的“微粒贷”看看,没想到微众银行居然就向央行查询了自己的个人征信记录,并记录了一次贷款申请,在其申请房贷的过程中被查出来,而这后来影响了他的房贷。
  一时间,网友纷纷吐槽。那么,微粒贷征信查询是如何遭到网友质疑的?互联网金融征信目前又是一种什么样的情况?本期《北京晨报·金融周刊》带您一起了解微粒贷的五大“槽点”和互联网金融征信的痛点。
  槽点1:征信属重要信息 却无明显提示
  北京晨报记者在手机上点击了“微信”-“钱包”-“微粒贷”,接着出现了“微信上可以借钱了”的页面,继续点击“申请额度”,弹出“请先同意微众银行查询人民银行……相关协议”,勾选后即输入密码页面。
  记者邀请了几位同事一起体验,除了一位对产品有了解的同事点击条款查看,其余同事在勾选和输密码的时候表示“有点蒙”。
  “我对微粒贷不了解,初次接触很可能就直接勾选了,不会点开看。平时下载软件习惯了直接点下一步,感觉条款都没什么用。”市民王先生在接受采访时说。
  为此,记者采访到了中国政法大学法和经济学研究中心的胡继晔教授,胡教授认为:商家在重要事宜上应当重点甚至强制性地提醒消费者予以特别关注,例如在新办信用卡时,申请人须抄写重要条款以达到强制注意的目的,并指出微粒贷在对于重要信息的提醒上,应该以明显方式提醒消费者特别关注。
  槽点2:说好的大数据征信呢?
  微粒贷产品上线之初,腾讯曾表示主要运用社交网络的海量信息为用户建立基于互联网信息的征信报告。然而,当市民发现其征信方式仍为人行征信记录后,网友吐槽何来大数据征信?
  为此记者拨打了微众银行客服电话,客服提示贷款需首先勾选并输入密码同意人行征信,否则无法进行贷款。同意之后由系统进行评估,至于记者问到评估的标准,客服表示具体规则不太清楚。
  胡教授指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第三十二条“中国人民银行有权对金融机构以及其他单位和个人的下列行为进行检查监督”的规定,从法源上肯定了人行征信的权威性。
  微粒贷通过人行向用户征信是可以的,但这只是基础部分,基于互联网信息的征信才是其发展的重点。
  槽点3:有多少授信额度就有多少发放额度
  有市民在使用微粒贷的过程中反映,自己的授信额度是5万元,但只借了500元,在人行征信报告上显示为“发放贷款5万元”。对
  此记者再次致电微粒贷,客服表示这是正常现象,因为微粒贷为循环贷款产品,征信报告中的“发放额度”为产品的“授信额度”。因此,市民微粒贷有多少授信额度,征信报告中就有多少发放金额。
  槽点4:还清了贷款却不显示
  如果市民曾经在微粒贷贷款且已还清,在向其他银行贷款征信时遭到质疑,微粒贷客服指出,这种情况可以要求微粒贷开具证明,证明其还清贷款,从而不会直接影响到其他贷款。因为在人行的征信报告中,微粒贷的贷款是否还清一栏显示为0,而传统贷款显示为还清贷款四个字。
  槽点5:多次征信不利于贷款
  在记者问到市民还清贷款后,进行微粒贷二次贷款时,是否还会被征信?客服回答不一定。对于多次征信到底会不会对市民产生影响、有哪些影响?胡教授表示,会有一定影响。
  尤其是多次征信于市民而言是一种打扰,但征信和个人信用是两码事儿,归根结底还是个人信用占主导影响。记者从人行获悉,市民每年可免费查询2次个人征信报告,第3次以后每次收取费用25元。
  专家解读互联网金融征信痛点
  痛点1:央行征信数据基础
  公开资料显示,央行征信系统虽然覆盖了8亿人,但真正和银行有信贷关系的只有3亿人。业内人士提出有银行信贷记录的人占比较少,市民的融资需求因此无法得到满足。
  胡教授认为,央行征信数据主要来自银行、社保,甚至包括通讯、水电暖气等费用的缴费情况,具有权威性,是基础性数据,而各家互联网金融征信依靠大数据,对于大数据的利用是互联网金融要考虑的重点。
  痛点2:大数据统计有难度
  “大量的数据如同成堆的沙子,如果没有统计和利用便不会形成将沙子变成混凝土建筑物的价值。”胡教授说,统计才是数据变成价值的有力方式。中诚信的负责人也曾指出收集、整理数据非常重要而且并不容易。
  此外,在信息采集的过程中,民间征信机构又会面临诸多限制,如《征信管理条例》规定,禁止征信机构采集个人的宗教信仰、基因、指纹、血型、病史信息以及法律禁止采集的其他个人信息。
  痛点3:征信信息难共享
  各征信机构互相竞争,而数据是各自的财富和资源,胡教授指出,基于各自商业机密保护,各征信机构之间信息共享可能性不大。
  金信网负责人曾表示,建议由中国网贷协会牵头、央行征信中心指导,设立P2P征信中心,平台可以通过征信中心查询借款人资料,并以付费的方式从征信中心购买专业征信报告。
  有业内人士建议,网上金融操作需谨慎,用户不宜随意开通过多贷款借钱功能,造成即便没有贷款,征信记录也会有留下曾经发生贷款的记录,如果用户的信用报告中机构查询记录过多,也会影响贷款审批。
  来源:北京晨报 作者: 张晓莉 张慧皎

我还挺狠的,拿了拍拍贷5千到手4300,年底要我1万2,还劝我去其它平台我直接不理了,现在不知道滚成什么样,不是我想做老赖真的没办法还了,每次协商他们就觉得我怕了又爆一次通讯录,我不理他还不找我就很离谱……(花呗借呗都拿了,但是花呗和借呗还了,讲时候花呗和借呗真的良心,我说了我的困难真的没有找我父母催收,逾期一年多也就多还1千多利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150806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22-2-19 15:16:44 | 显示全部楼层
抱歉,我因为没办法当时不知道什么情况不小心借了一万五,但是我马上就还了,结果还是有利息,2700,劝各位小伙伴千万不要分期买东西,后果太严重,我就是因为这种情况,搞得现在欠好几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wangweikang326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22-2-21 11:05:49 | 显示全部楼层
总感觉有些人评论的对借钱特别敏感似的,不借钱大多数人都买不起房,搞得自己小零小用不借钱就怎么样似的,说白了还是一个还款能力和贷款渠道的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橘子花香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22-2-25 03:42:5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曾经在吃鸡大热的时候想过网贷来买电脑,后来被今日头条的一则网贷被逼死的新闻震惊,然后今日头条反手就给我推送了更多网贷逼死人的新闻,我就放弃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淡莣的云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22-2-25 09:29:18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有个电话打给我家里人,说我美团欠900。问题是我不怎么用美团(一年最多用几次),美团也没有任何信息显示。所以,现在我知道了骗子的电话号码。xdm能不能给点建议,让我去整点花样逗逗那个骗子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涡河一清道人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22-2-25 21:22:22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是我冷血啊,为了所谓的面子去借钱?我很自豪的说,我25了,从来没有借过一分钱!哪怕是再好的朋友!也要记住 金钱易借,人情难还!连自己都没有办法控制!何谈其他的成功!攀比害死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推荐

苹果公司“黑历史”大揭秘:创始人800美元

11:59 大数据

部分90后年轻人成“负一代”,八千工资到手

08:33 金融快报

女大学生70余个平台贷款20万 父母年收入仅4

08:16 金融快报

房子刚买好就被拆,500户业主集体傻眼!

16:15 金融快报

董明珠:和谐是斗出来的,清理了绊脚石才更

16:20 名人谈

自愿放弃购买社保 离职就能拿到一笔赔偿金

08:17 个人财富

贾跃亭造车钱不够了,一纸诉状将恒大告上法

08:31 名人谈

27岁没存款丢人吗?65%的城市家庭有啃老问

15:54 个人财富

让金融更简单

  • 反馈建议:麻烦到社区管理处反馈
  • 我的电话:不给不给就不给
  • 工作时间:周一到周五

云服务支持

精彩文章,快速检索

关注我们

Copyright 小金来了  Powered by©  技术支持:飛